首页 > 家居生活 > 健康生活 > 锥虫性“下疳”的预防方法

锥虫性“下疳”的预防方法

来源:丫丫亲子网    阅读: 2.78W 次
字号: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

手机查看

非洲锥虫病对患者具有非常恶劣的伤害,轻则引起疼痛、恶心呕吐等症,重则使患者昏迷甚至死亡,所以做好预防非常重要。由于此病主要来源于寄生原虫,所以从源头上隔绝是非常有效的方法,平时应给家里做好卫生清洁,注意杀虫,外出时要做好防病虫措施。

非洲锥虫病临床上共分为三个时期,第一为侵入皮肤后引起不同程度的硬块和结节,并演变成锥虫性下疳,下疳发生于约三分之一的病人且出现的部位常为皮肤外露被虫蝇(tsetsefly)叮咬处,持续约3星期。第二为血液淋巴时期,此时会有周期性发烧及寄生虫血症等症状,包括倦怠、后颈部淋巴节肿、关节疼痛、头痛及躯干红疹等情形发生,常见心肌炎,而因溶血及肝损伤之故也常见黄疸之出现。一旦侵入了脑部后,则会进入第三期脑膜脑炎时期,此时会有头痛、失眠、动作失调及行为障碍等情形发生,其他症状包括全身乏力、胃口剧烈下降、身体消瘦等,严重者甚至会并发神智下降、昏迷甚至死亡。下面介绍一下锥虫性“下疳”的预防方法:

锥虫性“下疳”的预防方法

1、流行地区居家环境及家畜喷洒杀虫剂。

2、避免前往有大量采采蝇的地区;旅客如须前往,应尽量穿着长袖及长裤以覆盖身体外露的部份,避免穿着会吸引采采蝇的蓝色衣物。

3、家中加装纱窗、纱门。

4、使用及睡在蚊帐内。

5、加强卫生教育宣导如何避免病媒蚊叮咬的重要性。

6、加强洗手。

7、病人住院期间,医疗工作人员应采标准防护措施,加挂蚊帐,碰触血液、体液前后应用消毒剂洗手。

8、清除中间宿主采采蝇的栖身地,如河边灌木丛。

9、做好检疫,找出感染源加以扑灭。

理财
家居
运动健身
家具
健康生活
恋爱技巧
真情实感
二胎指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