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母婴用品 > 教育资讯 > 2022年度流言榜单发布 12个流言真相解读

2022年度流言榜单发布 12个流言真相解读

来源:丫丫亲子网    阅读: 2.95W 次
字号: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

手机查看

2022年度流言榜出炉了,这其中很多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,因为对一些知识的不了解会产生偏见,那么,真相是什么?下面本站小编就带来介绍。

2022年度流言榜单发布 12个流言真相解读

2022年度流言榜单发布

谣言1:老年人基础病多,不宜打新冠疫苗

2022年度流言榜单发布 12个流言真相解读 第2张

真相解读

老年人脏器功能老化,不易耐受感染新冠病毒后的缺氧、炎症,常导致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。根据近期香港疫情数据,60岁以上人群感染奥密克戎的死亡风险,是30岁以下人群的252倍。而老年人接种疫苗反应并不比年轻人重,大部分不会有不适,接种时医生也会确认病史,注射后会留观,安全性有保障。所以说,对没有疫苗禁忌症的老人,接种新冠疫苗是利远大于弊的。

谣言2:口罩、棉签里含石墨烯,会危害健康

2022年度流言榜单发布 12个流言真相解读 第3张

真相解读

目前市面售卖的所谓“石墨烯口罩”多为噱头,例如某款“生物质石墨烯”原料,经查实为秸秆加工而成。值得注意的是,某些口罩材料采用纳米级活性炭,长期佩戴活性炭口罩的确存在吸入颗粒的风险。公众日常防疫,选择符合国标的防护口罩。至于棉签,添加石墨烯或活性炭更是无稽之谈。

谣言3:空调开26℃是最合适的,空调开26℃既舒服又省电。

2022年度流言榜单发布 12个流言真相解读 第4张

真相解读

空调最合适的温度不一定是26℃,但是温度设高一点会更省电。因为空调最适合的温度,与人体感受,及室内外环境的温度、湿度、墙体导热、日光照射、室内的动态变化等因素相关,在大型建筑中空调温度会动态调整来节能减排。一般家庭设置在26—30℃都是可以的。空调耗电量则与所在地区温度,湿度,风速等气象条件,空调自身能效水平,使用的制冷剂,空调的结构等均有关系,设定温度上升一度,带来的影响不一定相同,但很多实验都表明,总的趋势仍然是“调高一度,省电一点”。

谣言4:家附近有变电站很危险,需要搬家,变电站会产生辐射和噪音,影响健康。

2022年度流言榜单发布 12个流言真相解读 第5张

真相解读:

变电站也有一定的覆盖区域即供电半径,超过供电半径,就无法保证电能的有效供应。因此,城市内变电站的建设无法随意远离用户,建在居民区附近也是正常现象。人们日常生活中担心变电站的影响,主要是电磁辐射和噪音。我国变电站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,在电磁辐射领域属于极低频率,辐射范围非常小,因此,即便是长期在变电站内值班的工作人员,只要在国家规定的安全距离之外,健康都不会受到电磁辐射的影响。

谣言5:“常喝葡萄酒能保护心脏”

2022年度流言榜单发布 12个流言真相解读 第6张

真相解读

白藜芦醇对心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,但相关研究大多都局限于动物实验,白藜芦醇的最佳剂量尚未在人体研究中得到证实。某些研究中提到根据白藜芦醇对动物的有效剂量推算到人类,对于人的有效剂量为1克/天。但有数据显示:红葡萄酒的白藜芦醇浓度为0.361—1.972毫克/升,要想通过喝红酒满足每天摄入1克白藜芦醇,那需要喝掉几百瓶红葡萄酒。考虑到酒精对人体的不良影响,喝酒补白藜芦醇可能弊大于利。再说,白藜芦醇不只存在于葡萄酒中,葡萄、苹果、蓝莓、李子、花生中也都有,不见得非要喝酒。

谣言6:空气炸锅做菜不健康,还有致癌风险

2022年度流言榜单发布 12个流言真相解读 第7张

真相解读:使用空气炸锅烤制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时,能直接利用食物中的油脂,达到无须放油就获得良好口感的效果。而且相较于传统油炸方式,空气炸锅的烹调方式可以保留更多的维生素B1。确实需要注意的是,空气炸锅烹调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时,可能会产生丙烯酰胺(2A类致癌物),但致癌证据有限。而且不管以什么方式加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时,只要温度超过120℃都会产生丙烯酰胺,并不仅限于空气炸锅。如果有此顾虑,尽量减少使用空气炸锅烹调薯片、薯条等食物。

谣言7:颈椎病不要紧,按摩、做操就好了

2022年度流言榜单发布 12个流言真相解读 第8张

真相解读

颈椎病病情复杂,处理不当后果可能很严重,如有不适,要及时去看医生。而非正规的正骨按摩可能是致命的,因为部分患者的脊髓已经受到轻微压迫,若按摩不当,脊柱会受到短暂而剧烈的冲击,瞬间给脊髓很大压力,这可能使神经功能瞬间恶化,甚至可能会导致永久性高位截瘫。而颈椎健身操一般动作比较温和,适合轻度颈椎病患者日常保健,但这无法代替治疗,且需要医生来判断。

谣言8:苏打水能调整身体酸碱平衡

2022年度流言榜单发布 12个流言真相解读 第9张

真相解读

靠饮食调节人体酸碱平衡的说法,没有一种是科学的。健康人体的内环境,能自动保持在合适的pH值范围,为体内的生理活动提供稳定的环境。比如血液的pH值会一直恒定在7.35~7.45,不会因为喝了苏打水而改变。而血液pH值的剧烈改变,往往是由于重大疾病,如癌症。所以,喝苏打水改变酸碱体质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,与其纠结吃酸吃碱,倒不如平时注意食物多样化,让自己的营养摄入更均衡全面。

谣言9:HPV疫苗会导致不孕

2022年度流言榜单发布 12个流言真相解读 第10张

真相解读

这种说法没有确切的证据支持。世界卫生组织(WHO)疫苗安全委员会曾总结所有关于HPV疫苗与不孕的研究结果,得出HPV疫苗安全性良好,与卵巢功能不全或不孕并无因果联系。此外,HPV疫苗在上市前已进行过几十万例的临床试验,上市后仍在不断监测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,包括发热、头痛、恶心及注射反应(局部疼痛、红斑、瘙痒、肿胀、肌肉痛等)。这些不良反应与一般疫苗的常见反应相似,并不特殊。综上,HPV疫苗安全性有保证,接种HPV疫苗并不会导致不孕。

谣言10:吃素不会得脂肪肝

2022年度流言榜单发布 12个流言真相解读 第11张

真相解读

长期吃素、营养不良、过度减肥的人,也可能得脂肪肝。脂肪的代谢、肝脏与血液之间的运输,需要载脂蛋白作为“交通工具”。当营养不良,特别是蛋白质摄入不足时,体内没有足够的载脂蛋白,肝脏无法向外运输多余的脂肪,这些脂肪就堆积在肝脏本身,导致脂肪肝。

谣言11:高温中暑可以服用藿香正气水缓解

2022年度流言榜单发布 12个流言真相解读 第12张

真相解读

高温中暑并不推荐服用藿香正气水。其实藿香正气的使用是有其适应症的。藿香正气并不适用于在高温、烈日的环境中,由于劳动、工作时间过长而导致的中暑;更适用于夏季暑热湿盛、汗液大泄、肌肤毛孔开放时避热趋凉、忽冷忽热造成的不适症状,比如空调吹多了导致的恶心、头晕。而高温环境下发生了中暑,最关键在于及时就诊送医,尽快降低体温,在阴凉处休息、用风扇和凉水降温、用湿凉毛巾或冰袋冷敷额头及腋下等;另外还要补充水和电解质,如口服补液盐、淡盐水或运动饮料。

谣言12:老人跌倒能自己爬起来就说明没事

2022年度流言榜单发布 12个流言真相解读 第13张

真相解读

跌倒已成为我国65岁及以上老人因伤致死的首位原因。骨质疏松的老人在跌倒后易发生股骨颈骨折,可能表现为嵌插骨折,即骨折部位稳定性较好,患者在骨折后仍可站立行走,疼痛感也不太剧烈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骨折断端会被吸收,加上患者活动增加,骨折部位可能会产生移位,从而出现明显的疼痛,此时再去往医院也已错失了最佳治疗时间。此外,老人跌倒还可能存在内出血的风险,加之高龄老人痛感减弱,对颅内或脏器内出血不敏感,如不及时就医很可能造成严重后果。

以上就是有关全部内容介绍,想了解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。

妈妈用品
宝宝用品
海淘用品
教育资讯
故事音乐
亲子游戏
行为习惯
性格养成